Address
屯門美基工業大廈
Work Hours
星期二至星期六 : 2PM - 730PM
逢星期日、一休息
電話:5498 3060
部份酒款確實有點汽泡
但並非添加而來
他的汽泡感或微碳酸感
▋主要在
生酒未經火入(加熱殺菌)
會殘留活性酵母在內
有活性的酵母
就會自然產生汽泡
為什麼火入酒也會有汽泡?
不是經高溫加熱過了?
這取決於加熱的時間長短
加熱的溫度是固定的約60-65度
加熱時間通常會在15秒至60秒
視酒造、酒款、杜氏、習慣不定
主要目的是殺死酵母
防止清酒腐敗、變壞
假如火入時間控制在數秒內
這樣出來的酒就會非常之接近生酒
所以會有微量汽泡/碳酸感殘留
這樣不僅保留了生酒新鮮的優勢
又有火入酒的穩定
*這是個非常好的事例
而解法也非常巧妙、靈活
我常常將這個例子引用作其他思考*
經壓榨機壓榨後
即場直接(直)
裝瓶(汲)
(進行壓榨的區域稱作槽場,這就是槽場直汲的來源)
不將清酒推回貯藏間、裝瓶所、車間就直接裝瓶
這樣殘留的「汽」、微碳酸是最多的
越遲裝瓶
殘留汽泡越少
但因為以上因素
作品多少會有一點汽泡感